时间:2022-11-07 19:43:26 | 浏览:1336
格力地产又一次站在了风口上。
11月23日,格力地产连收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两个通报文件。一是对其控股股东珠海投资及时任董事长兼总裁鲁君四予以通报批评的决定。起因为未尽职披露控股股东与定增对象签署附条件的远期购买协议,迟至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被部分冻结后,才在对监管问询函的回复中披露。 不仅如此,同时,上交所还发布一则关于对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关注的决定。上交所就此前“口罩风波”事件,对格力地产及时任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邹超、时任董事兼常务副总裁周琴琴予以监管关注。
不论之前的“刚需”口罩还是近期大热的免税,格力地产的多元化业务似乎总能踩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格力地产究竟面临何种境地?多元化之路究竟朝向何方?
11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对格力地产控股股东珠海投资及时任董事长兼总裁鲁君四予以通报批评的决定。时隔近一年,格力地产大股东签订“抽屉协议”所引起的股权冻结纠纷之事,在上交所发布的通报批评决定中尘埃落定。
同时,上交所还发布一则关于对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关注的决定。由于在防疫的关键阶段,通过非法定渠道发布关于口罩生产的不实信息,且未说明上述口罩生产业务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较小并提示相关不确定性风险,上交所决定对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监管关注。
事情缘起于2020年3月16日,彼时,珠海高格医药销售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在接受有关疫情防控采访时称,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旗下“高格”口罩出口业务,预计全年出口1亿片一次性医用口罩;目前已有4条生产线,且3月底生产线将增至10条。
此举引来上交所的问询,其对格力地产的信披流程产生质疑。在3月18日披露的回复函中,格力地产承认涉嫌信批违规。其首先表示,公司目前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出口需要,且尚未接到出口订单,也未获得北美、欧盟销售认证、尚未申请出口业务资质,出口业务有较大不确定性。此外,公司生产线满负荷日产能为35-40万片,目前实际日产量为20万片,因此,口罩销售主要是满足疫情防控需要,销售收入约 1100 万元,也对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影响较小。
尽管结局惨痛,但当时,蹭口罩热点的格力地产股价却实打实地收获了一波涨势。在2月4日-3月6日近一个月的交易日内,其股价从2月4日的最低点3.74元/股票,一路反弹到3月6日5.07元/股的高点,期内涨幅高达35.6%。
实际上,早在2009年上市之初,格力地产就开启了多元化布局,其将自己定位为一家集房地产业、口岸经济产业、海洋经济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业于一体的集团化企业。2016年,格力地产开始涉足医疗健康产业。
当年8月,其公告称以自有资金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格力地产(美国)有限公司”,作为其在美国从事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区域管理公司,不过,该议案尚需报请珠海市商务局及美国当地政府部门审批,然而此后并未见进一步消息。
直到在今年2月新冠疫情蔓延期间,格力地产迅速抓住“热点”,与珠海市微创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医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资设立了成立珠海高格医疗,格力地产方面控股70%,成立后的高格医疗主要生产口罩等医用物资。
“房地产下行周期叠加疫情影响,房企想要寻求突破与转型比较困难,”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当时转型口罩生产,在近期内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产业选择,但从长期看尚不足以形成格力地产较大的业务板块。
不过,虽然高格医疗生产口罩业务引来上交所问询,但格力地产在大健康领域的布局并未停下脚步。5月10日晚间,格力地产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珠海保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拟通过协议方式购买LeagueAgent(HK)Limited持有的科华生物9586万股,占科华生物的18.63%,交易总价为17.26亿元。
时至6月,格力地产已完成股权收购并成为科华生物第一大股东。对于入股科华生物的目的,格力地产表示,通过收购其将获得一条完整的医疗健康资源、技术、产品供应链。
然而,广撒网多年的格力地产,却正面临地产主业被消耗的尴尬境地。
2019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格力地产实现营收41.93亿元,同比增长36.19%;其中房地产业务营收为23.47亿元,占总营收的56%,相较2018年下降1.77%。这是格力地产自2017年以来,房地产业务营收连续3年出现同比下降。
不过时至今日,格力地产多元化业务收入贡献仍然有限,其营收主力仍为房地产。今年上半年,其录得营业收入29.78亿元,其中,房地产板块营收26.79亿元,而非房收入合计2.99亿元,营收贡献比仅10.04%。
业绩欠佳的同时,格力地产的管理及财务费用却在激增,负债压力极大。据格力地产2020年半年报显示,格力地产销售费用达7682.9万元,同比上涨71.89%;财务费用达1.44亿元,同比上涨264.97%。格力地产短期借款1.86亿元,同比增加145.23%,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72.39亿元,同比增加164.82%,而当期货币资金仅为25.36亿元,尚有48.83亿元的资金缺口。
尽管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格力地产短期借款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之和较当期货币资金差距有所缩小,但仍有47.43亿元的资金缺口。
目前看来,除大健康外,进军免税业务已是格力地产如火如荼新的转型方向,并且备受外界期待。但今年上半年,在上市公司筹划收购的紧要关头,免税集团却仅实现营业收入4.82亿元,不足去年全年的20%,实现净利润0.65亿元,亦不足去年全年的10%,业绩出现了明显下滑。
11月24日晚间,格力地产122亿元收购珠海免税通过反垄断审查,进军免税赛道再迎新进展。“地产”色彩再次淡化的格力地产能否凭借大健康和免税蹚出一条路子,恐怕还需静待观察。
白志敏/文(责编:高雅)
你听说过格力地产吗?据@央视财经 官微消息,5月10日,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做客央视财经大型融媒体直播节目《财访》。在谈到公司多元化发展的问题时,董明珠表示坚决不会投资做金融和地产。同时她还强调,格力地产跟她完全没有任何关系。据了解,
本报记者 张晓玲 实习生 周智宇 深圳、珠海报道鲁君驷表示,房地产业只是格力地产的三大产业之一,公司的资源,更多在于几年前开始布局的海洋、口岸产业。而越来越高的土地获取成本,正是格力地产转型的真正动因。珠海,这个向来静谧安逸的沿海城市,已成
每经记者:黄婉银 每经编辑:陈梦妤格力地产上市这10年,可以说是一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多元化发展史。从所谓海洋经济到现代服务,格力地产挂着“地产”名号,做着和房地产不太相干的业务,而地产主业营收连年来表现不佳。不过这家“非典型”房企曾经
作者:Azure来源:GPLP犀牛财经(ID:gplpcn)自从2020年5月25日复牌起,格力地产(600185.SH)连收8个涨停板,且连续7天都是开盘即涨停,令其他公司羡慕不已。2020年6月4日,甚至有机构直接买入9.26亿元。当然
文|黄小妹 来源|风财讯近期,格力地产走出一波独立行情。5月25日至6月3日,格力地产股价大涨,连拉8个涨停板。7月6日,格力地产以涨停收盘,股价维持在 15.95 元。格力股价上涨是蹭上了“免税概念”。风口过后,跨界上瘾的格力地产,陷入“
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政策的颁布,新调整的离岛免税条款也于 7 月 1 日正式落地。由此," 免税概念 " 旋即成为 A 股最强力的一个版块,连日来中国中免、凯撒旅业、王府井、格力地产等多支股票持续看涨。不过在众多股票中,格力地产显得有些突
智通财经APP获悉,6月13日,格力地产(600185.SH)在2021年度业绩会上表示,2022年,格力海云居、松江九号(上海泗泾项目)等住宅产品将相继入市,浦江海德2期、格力海岸S7等项目也在加速建设中;于2022年6月20日召开202
总负债240亿。图源:格力地产官网4月7日,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力地产”)公告称,收到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通知,公司控股股东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珠海投资”)所持有公司的股份被冻结。根据公告,本次股权被冻
华南新闻中心 王婷 发自深圳和讯网讯 近日,格力集团可谓风波不断,继格力电器(000651,股吧)收购流产、董明珠被免去集团董事长后,集团另一上市公司——格力地产(600185,股吧)旗下的互金平台“海控金融”也被指涉嫌自融自担保。公开资料
格力地产又一次站在了风口上。11月23日,格力地产连收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两个通报文件。一是对其控股股东珠海投资及时任董事长兼总裁鲁君四予以通报批评的决定。起因为未尽职披露控股股东与定增对象签署附条件的远期购买协议,迟至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被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凯旋 李贝贝 北京报道11月1日,格力地产(600185.SH)发布公告表示,公司选举陈辉为新董事长。值得关注的是,这距离前董事长鲁君四被免职且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已经4个月有余。
在“后鲁君四”时代,格力地产会迎来什么样的发展?作者 | 卢泳志编辑丨高岩来源 | 野马财经在前任董事长鲁君四被免职三个多月后,格力地产终于迎来了新任董事长。10月31日,格力地产(600185.SH)发布公告称,选举陈辉为公司董事长,同时
10月27日横琴新区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68%,格力地产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2982.9,下跌0.55%。深证成指报收于10750.14,下跌0.63%。横琴新区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从资金流向上来看,当日横琴新区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9
证券代码:600185 证券简称:格力地产 公告编号:2022-012债券代码: 150385、143195、143226、151272、188259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
城市空间既是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物理承载,也是对城市能级、品质、气质、品格进行塑形的载体。“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已被明确为上海“十四五”重点塑造的城市空间新格局,推动“一江一河”深度开发,加快外滩—陆家嘴—北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