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19:27:24 | 浏览:1139
新华网北京11月20日电(杨庆兵 王厚启 关锦恒)2020年11月,深秋季节,我们来到珠海,来到格力。听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这位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女企业家给我们讲述一段故事:2018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格力,他指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所有企业都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奋斗。两年后的今天,格力一步步践行总书记的嘱托,公司发生了哪些变化?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考察。这是2018年10月22日傍晚,习近平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窗外绿树葱茏、海风息息,显示出一派生机。格力科技展厅内,动听的旋律打破了寂静,一支由6位特殊演员组成——“格力机器人乐队”惊艳登场。她们挥舞“手臂”,灵活地弹奏着乐器,钢琴、架子鼓、吉他间配合紧密,演奏的是《我和我的祖国》,将智能制造展示、乐队表演与对来宾热情欢迎完美结合。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 伍嘉炜 摄
20多年来,一直以“世界一流空调制造商”闻名海内外的格力,为何玩起了机器人乐队?原来,这背后有着格力从空调到全品类家电,再到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出一系列具有国内一流水平智能装备的故事。
格力机器人乐队正在演奏。新华网 伍嘉炜 摄
格力的第一次革命:从空调到全系列电器
作为珠海经济特区的第一代“拓荒牛”,成立于1991年的格力电器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国内走向全球,在南国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上世纪90年代,一句“好空调,格力造”家喻户晓。在众多消费者心中,说起空调,大多数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起格力。而一说起格力,大多数人又会想起空调。数字见证着格力空调的成长和她创造的奇迹:如今这家企业已成长为2000亿元规模的世界500强家电巨头。
连续14年稳居全球家用空调市场冠军宝座,市场占有率超过五分之一,格力在空调领域的一骑绝尘为她带来了无数赞誉,同时也伴随着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质疑。多年来,始终站在风口浪尖的格力被无数次地追问:“格力靠空调打天下,到底还行不行?”面对疑问,董明珠深知,行动终究才是最有力的回应。
2015年9月22日,中国制造业企业的众多企业家们齐聚珠海,见证格力电器发布新的品牌口号——“格力,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向消费者发出强烈信号:格力电器发展“全品类生活家电”,她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大大改变。
格力科技展厅,陈列着格力自我突破的不同产品,有空调、洗衣机、冰箱、电饭煲,还有格力自主研发的芯片和电机……
在洗衣机展品区,一个表面放置着铅笔的“净静洗衣机”展品令人瞩目,铅笔在洗衣机上立而不倒。更特别的是,净静洗衣机的滚轮中一直在清洗着一个充气的气球,气球在滚轮中顺畅地翻滚,并没有要破裂的迹象。这就是在格力深刻洞悉消费者的产品需求之后,自主研发的“衣服洗好,铅笔不倒,气球不破,衣物如新”的黑科技洗衣机。
图为格力洗衣机展区。新华网 伍嘉炜 摄
展厅内,忽然一扇门挡住了我们,只见讲解姑娘将手指轻轻放到门锁前,智能门锁“咔嗒”一声轻松解锁,这是格力为了安全开发的独一无二的指静脉识别技术;在格力晶弘魔法冰箱前,讲解员告诉我们这是一种零下5℃也不结冰、可持续保鲜的冰箱。她从中拿出来一瓶矿泉水,在冰箱里是液体,倒在盘子里瞬间变成了“冰山”。可以同时蒸烤的多功能蒸烤箱、一键煮好糙米饭的智能电饭煲、智能珐琅锅……这一件件有着黑科技产品给现代家庭打造了一个“智慧家”,颠覆了大众对格力的印象。
没有永远的第一,只有不断地超越。董明珠强调:“格力不再仅是空调的代名词,而是一个智能家电全品类的标志。”实际上,格力正在不断挑战自我,已经成为了全品类家电的“金字招牌”,向着消费者的全套需求布局。
图为格力生产车间。新华网 伍嘉炜 摄
格力的二次革命:进军装备制造
当很多人都在拭目以待,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格力如何保持在家电行业的竞争力时,格力却出人意料地拓宽了“赛道”,成为了中国装备制造领域的“种子选手”,她要努力成为满足多行业需要的一流智能装备提供商。
这是制造业王冠上的明珠,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也是格力的第二次革命!
2013年,对格力来说是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格力正式宣布进军高端装备领域。董明珠回忆,当时这么做的直接原因是:从国外购买的一些装备制造设备,别人总是留有几个功能不让你使用,你请他们帮助你打开这个功能,对方会以各种借口拒绝,或者另外提这样或那样的条件。而国内生产的制造装备又达不到格力要求的标准!
怎么办?董明珠选择了自主创新,她深知,搞装备挑战是巨大的,一开始不仅不会有多少产值和利润,甚至会遇到一次又一次失败。但是,它是解决中国制造根本性软肋问题的,能够最终支撑我国装备需求,不用再被外国人卡脖子。
丘吉尔说过一句名言:向前看永远都是明智的,但要做到高瞻远瞩并非易事。
有时候,你选择了伟大,你就选择了苦难;你选择了担当,你就选择了艰辛。
董明珠回忆,格力决定进军装备制造遇到很多困难,首先是这个领域投入大,不确定性大,需要沉淀。其次,需要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不理解,但董明珠很清楚,国家需要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装备制造我们国家必须有人搞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经济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掷地有声的话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蓬勃信心和澎湃动力。
探索、探索、再探索,沉淀、沉淀、再沉淀,突破、突破、再突破,格力终于在智能装备领域取得了骄人的发展。
2013年,格力正式宣布进军高端装备领域;2016年,格力扭转了大众对空调公司的刻板印象,走上了装备制造领域研究的上坡路;如今,格力已完成从工业机器人到核心零部件、数控机床的产业化布局,让中国造在智能装备领域具有了世界话语权。
图为格力数控机床。新华网 伍嘉炜 摄
格力始终在装备制造领域奋勇前进。经过刻苦攻关,格力已成功实现工业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掌握了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机三大关键核心技术。格力自主研发的工业机器人用高性能伺服电机及驱动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伺服电机功率密度、过载能力等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其中,格力机器人产品广泛运用于焊接、装配、搬运、码垛、涂胶、包装、机器人教学等领域。数控机床方面,格力主要生产立式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石墨加工中心、车铣复合机床等产品,重点布局3C加工、模具加工、压缩机零件加工等行业。
在数控机床方面,格力旗下已经涵盖了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双主轴卧式数控车床、钻攻中心等全系列数控机床产品。
此外,格力模具历经了近7年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多项行业领先技术,拥有数控加工设备超过1200台,其中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具加工柔性生产线共8条。
图为格力离心式制冷压缩机。新华网 伍嘉炜 摄
当下,我国制造业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加速重振制造业与发展中国家以更低生产成本承接国家产业转移的“双向挤压”。关键零部件生产受制于人,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局面依然存在,影响着我国高端装备的产业安全。在如此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格力的每一步技术研发、每一个新产品的出现都伴随着国人殷切的期待。
广东是生产蛋卷的大省,过去许多企业需要靠手工来卷,格力根据市场需要,克服了无数技术困难,花了整整三年实现了蛋卷机从人工到智能的转变,让易碎蛋卷的批量化生产成为现实。像这样在技术上一点一滴的突破很多很多,正是这种抓铁有印、踏石留痕、一针一眼的努力,赢得了格力智能装备制造的巨大突破。
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格力一直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如果年轻人有想法,那格力绝对会大力培养,给钱、给时间、给机会,让年轻人进行自主创新。”董明珠说。格力对人才的温暖之举不仅仅只体现在这慷慨的“三给”中,还延续在人文关怀方面,格力电器一直坚持关爱员工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
在“掌握核心科技”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在高投入的人才培养机制下,格力电器勇敢挑起了中国制造的“大梁”,以核心技术画蓝图,推动着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上半年,格力将举办装备制造资源推介会,推动格力智能装备再扩“朋友圈”,进一步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注入“新血液”。
董明珠的价值观:与国家发展同行 以实干担当谱写中国智造新篇章
“一个企业不能只会赚钱,要有与国家同行的力量,判断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是否对社会有价值。”谈话中,董明珠屡屡谈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之重要性。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新华网 李相博 摄
这份责任感也深深烙印在格力电器的发展基因里,始终未忘自身作为民族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董明珠推崇的“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对社会讲诚信”的承诺,也是“格力,科技改变生活”“为中国制造而努力奋斗”的铮铮铁骨。
这种认知深刻贯彻在格力公司的内部,“讲真话,干实事;讲原则,办好事;讲奉献,成大事”的鎏金字体醒目地刻在格力办公大楼的墙上,成为员工工作的基本准则。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格力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发挥企业自主创新的科技优势,奋战在这场防疫战的第一线。
一方面,格力电器依托已有的智能装备及精密模具产线,仅用16天时间就实现了口罩生产设备及防疫物资生产设备的自主设计生产;另一方面,在原有的CEP等离子体恒效净化技术基础上,格力电器研发推出针对新冠病毒的“猎手”系列空气净化器。
正如董明珠所说:“做装备,不在于利润与产值,重要的是解决技术的根本性问题,能够支撑中国装备的需求。”这一切,正是因为格力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有着强大的储备,才能迅速响应,将看不见的创意和社会责任感变为看得见的产品,为社会创造价值。
图为格力展出的工业机器人。新华网 伍嘉炜 摄
在格力办公楼中,一句醒目的标语跃然墙上:“当你站在山顶上,你的头顶还有星空,创新永远在路上。”这“永远在路上”的创新精神让格力在世界企业之林中完成了自身的“化茧成蝶”,让格力“掌握核心科技”的口号唱响全球。
“我们要让中国的装备走出去,推动民族品牌走出去,让中国智造、让格力的技术、产品服务于全世界。”董明珠深知,装备制造研发是“中国智造”的第一张牌,更是中国把握话语权的底气。格力向世界昭告了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中国智造”的决心。在世界工业之林的潮头上,格力向世界宣告:中国行!
编后语:在推动中国智造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今天的格力在装备制造领域还有哪些创造?有哪些让人感动的故事?他们能为中国哪些行业提供自力更生的世界一流装备?我们今后将进行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图集
+1
责任编辑: 黄浩
“从10月20日~23日预热期销量来看,基本达到预期,销售高峰预期是11月11日那一周。”海信集团中国区营销总部相关负责人彭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双11期间,海信通过苏宁易购渠道销售的目标要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20%。今年双11购物节,海信
中新网2月13日电 猪年春节已经渐渐远去,作为展现新年新气象的7天长假,今年的春节消费也呈现新的特点。据商务部监测数据,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比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8.5%。其中,智
“从10月20日~23日预热期销量来看,基本达到预期,销售高峰预期是11月11日那一周。”海信集团中国区营销总部相关负责人彭超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双11期间,海信通过苏宁易购渠道销售的目标要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20%。今年双11购物节,海信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国,国产家电芯片的市场份额近年明显提升,格力、美的、海信、格兰仕等家电龙头也纷纷涉足芯片领域,国产家电芯片处于快速成长期。8月10日,产业在线半导体分析师欧阳怀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国内主要家电芯片MCU(微控制单
疫情之下的家电产业,充满了复杂与未知。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家电厂商的“期中考试”成绩终于揭晓。上半年,白电三巨头的营收排位发生变化,美的集团业绩稳居第一,海尔智家营收再次超过格力位列第二,不过,海尔智家的净利润依旧垫底。暖通空调市场上,美的
双11将至,又到了每年家居软装选购的好时机。现在年轻人对于家装的要求已经不再像当初那种固定模式化的搭配,他们更多会选择能彰显自己个性且能满足自己需求的家居用品。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下最受年轻一代喜爱的家电三剑客。① 大屏娱乐登顶C位,TCL
10月21日,苏宁易购双线启动“双十一全民嘉年华”,集中资源打造双十一家电家装消费主阵地,并依托线下超1万家实体门店及线上平台,打造好价格、好场景、好服务。截至10月24日15点,苏宁易购双线高端套系家电预定量增长86%,绿色节能类家电咨询
为充分释放消费活力,进一步推动家电消费提档升级,商务部促进家电消费举措持续加码。8月8日晚,商务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2022全国家电消费季”启动仪式,将聚焦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政企协同,落地持续3个月的全国家电促消费活动。为积极响应商
近日,苏宁易购对外宣布,即将启动年度最大力度、最大规模家电家装购物节,以“双节双线”模式,在南京总部以及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四大片区同步打响发令枪。9月15日,苏宁易购总部所在地南京召开首场启动会。双节期间,苏宁易购将联合百大家电家装品牌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家电原材料价格进入上涨通道,进入2021年以来,整个行业承压明显,甚至传出厂家发出“涨价函”的消息。3月11日,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提振消费市场,回馈消费者,将携手家电家装头部品牌,从3月12日零点起,线上线下启动
新京报讯(记者 陈维城)记者2月2日了解到,为了更好推进精细化业态运营,苏宁宣布家电各品类公司整合成立为苏宁家电集团,由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挂帅。据悉,苏宁家电集团将融合商品规划、供应链管理、双线运营、市场、服务等统一职能,品类独立公司重点负
在家电的选择上,我们都知道选新不选旧。今年下半年就有4款新家电值得推荐,它们都是美的、小米、TCL、格力等知名家电品牌的产品,比较靠谱,价格也很香,大家可以闭眼入。1、美的电热水器型号:F8032-PE7 HE到手价:2299新款特点:下半
本报记者 贾丽随着8月30日晚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同步交上成绩单,目前三大家电巨头半年报均已出炉。虽然外部环境严峻,但在多元化、全球化之下,三家企业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均实现同比增长。美的集团8月30日晚的公告还透露了分拆旗下美智光电上市一事的新
调研机构给出的数据显示,全球家用电器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元人民币。亚太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市占率约40%,其次是欧洲以及北美。此前Brand Finance公布了2022全球电子家电品牌价值50强排行榜,下面依据这份榜单简单盘点全球前十大电子家
近期,格力、美的、海信等家电龙头企业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热泵相关赛道,受到机构关注。机构研报称,在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热泵空调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空调。传统车载空调主要采用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技术,PTC技术具有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