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7 19:12:12 | 浏览:764
再干三年!
2月28日下午,格力电器(000651.SZ)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在珠海格力电器总部召开。董明珠以高通过率成功连任格力电器第十二届非独立董事。随后,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称,同意选举董明珠为第十二届董事会董事长。这意味着,今年68岁的董明珠将在格力电器开展她的下一个为期三年的董事长任期。
根据公告,董明珠持有格力电器股票44,488,492 股;系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股东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一致行动人,当前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董事、总裁、法定代表人、总经理。
董明珠之外,张伟、邓晓博、张军督、郭书战当选为新一届非独立董事,刘姝威、邢子文、王晓华、张秋生当选为独立董事。其中,邓晓博和张秋生增补进入董事会席位,邓晓博现年47岁,目前担任格力电器副总裁、董秘,张秋生现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家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主任。
同时,格力电器“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的大手笔分红方案也获得通过,规模达55.37亿元。董明珠表示, “格力电器目前分红+回购,可能有上千亿。在上市公司当中可以算回报非常高的。格力电器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企业,力所能及完成自己应尽的义务。”
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等董监高也悉数出席了此次临时股东大会。在投资者提问环节,投资者首先关注了格力电器面临的业绩压力。
去年6月,格力电器对外发布了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里面提到,格力电器此次股权激励方案,公司业绩考核要求是2021年、2022年归母净利润要较2020年的基数分别增长不低于10%、20%。
根据格力电器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报,其当季实现营业收入470.83亿元,净利润61.99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6.50%和15.86%。格力电器2021年Q3营收、归母净利润均为近3年来同期最差。按照格力电器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要达到业绩考核标准,那么公司2021年Q4的净利润应不低于88.18亿元。但历史数据显示,第四季度为公司传统淡季。
对于格力当前面临的业绩压力,董明珠表示,这两年外部变化带来的压力,相信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位置都感受到了,而家电企业是首当其冲承受这种压力的——首先是房地产市场的变化,其次是原材料涨价。“房地产的变化我认为还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材料涨价。有的材料价格涨了50%,甚至个别材料涨价幅度达100%,这确实给我们带来压力。”
“我们即使产品不涨价,也不能偷工减料。这是我们真正的压力所在。如何保障质量,也是格力这么多年坚持的诚信。”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说道,她也强调,尽管尽管挑战很多,还是很有信心,其高管团队没有出现“躺平”现象,格力的冰洗、生活电器等全品类也到了收获阶段,未来很有希望。
主业短期承压,但董明珠也并未打算放弃副业。在股东大会上,董明珠还表示,格力多元化中,手机也是要坚持做的。她称,格力做手机不简单是为了抢手机市场,而是根据自身家电业务做的规划。
目前,格力一共发布了6款手机,包括格力手机1代,格力手机2代、格力色界手机、格力手机3代,2020年将品牌名更换为大松,随后发布5G手机大松G5以及2021年11月推出了G7。
对于外界盛传格力要把装备、工业核心部件业务单独分拆上市的计划,在本次股东大会上,董明珠透露确实有在考虑。
去年11月,格力电器宣布斥资30亿元入股盾安环境(002011.SZ),并成为后者控股股东。格力电器表示,盾安环境新能源热管理器相关产品矩阵完善,目前已经同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开展业务合作,格力电器可快速切入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赛道。
今年2月23日晚,盾安环境公告称,收到格力电器发来的《关于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函》,该函称对格力电器收购盾安环境股权案不予禁止,格力从即日起可以实施集中。有券商分析称,反垄断审查的通过将加快收购进度。
盾安环境是全球制冷元器件行业龙头企业,其截止阀、四通阀、电子膨胀阀、电磁阀等空调制冷元器件业务具备较深的技术积累和良好的生产制造能力。根据产业在线,去年上半年,盾安环境空调阀件内销达到1.56亿只,同比增长66.80%,核心产品市占率行业领先。
董明珠在股东大会表示,“过去,国内企业高端汽车行业核心部件都要依靠进口,而目前格力电器已经可以完成此类加工,这也意味着在装备这块格力逐步进入了发展阶段。”
她同时强调,分拆上市并不是为了圈钱,而是为了更好地塑造品类分类和品牌价值。“在拆分过程中,会有吸引战略投资者的环节。战略投资者一定要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对象和选举上要符合公司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符合证监会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系列要求。”格力电器相关责任人进一步补充,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下,未来将合理合法稳步推进拆分流程。
除此之外,对于格力电器二次收购银隆一事,董明珠表示,在格力电器股东大会否决收购格力钛后,格力电器还要入股,是因为遇到了非常好的收购时机。格力钛原股东债务问题导致格力钛的股权被司法拍卖。“18亿,可能连盖一个厂房都盖不起。我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是(收购)最好的时机。”
她认为,储能是一个巨大市场,不仅工程、电力系统需要用到,未来每个家庭都会需要用到。比如水灾中,家庭断水断电后,冰箱就无法工作,就需要储能设备。在她看来,格力钛的新能源电池优势在于使用年限达30年、高温高也不会爆炸。她说:“我们非常看好这个前景,下次股东会用业绩说,现在还不到时候。”
(钛媒体App编辑杨亚茹综合每日经济新闻、财联社、证券时报)
再干三年!2月28日下午,格力电器(000651.SZ)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在珠海格力电器总部召开。董明珠以高通过率成功连任格力电器第十二届非独立董事。随后,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称,同意选举董明珠为第十二届董事会董事长。这意味着
2月28日,格力电器(000651.SZ)发布公告确认,公司董事一致同意选举董明珠为格力电器第十二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至2025年。董明珠再次成功连任。当天下午,格力电器在珠海总部召开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由于疫情影响,此次会议以通
编者按:四季度已至,各大楼盘开启“降价促销”模式,堪称一年中房企“厮杀”最为惨烈的时期。对购房者来说,恰是买房捡漏的好时机。但如何在众多楼市板块中,选到自己中意的楼盘,购房者在买房前要做足功课。搜狐焦点武汉站特别推出《板块价值论》系列报道,
金融界10月17日午后,电子板块发力拉升,“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大涨超6%,面板“双子星”表现强势,TCL科技涨逾6%,京东方涨逾2.5%!视源股份涨幅扩大至9%上方,中微公司、三安光电涨超4%。上述成份股走强带动下,电子ETF(515
智通财经APP获悉,港股体育用品板块今日集体上涨,截止发稿,李宁(02331)涨6.57%,报80.3港元,成交额5.89亿,领涨板块。安踏体育(02020)涨5.06%,报122.4港元,成交额3.43亿。特步国际(01368)涨4.02
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资本江湖曾经有个传说——永不上市四大家,华为、顺丰、老干妈,还有一个娃哈哈!如今顺丰早已借壳上市,华为正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娃哈哈上市也有了新消息。5月27日,娃哈哈集团品牌公关部部长宗馥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娃哈哈上市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翁榕涛 广州报道近日,格力电器(000651.SZ)在网上召开了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会议上,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多次谈及“困难”、“挑战”、“变革”等关键词,她指出,“格力过去30年被空调绑架。”成
10月27日横琴新区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68%,格力地产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2982.9,下跌0.55%。深证成指报收于10750.14,下跌0.63%。横琴新区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从资金流向上来看,当日横琴新区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9
奇瑞欲按板块分拆上市6家企业争抢162亿元增资股份■本报记者 龚梦泽9月17日最新消息,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出增资扩股预公告。《证券日报》记者查阅公告显示,本次增资扩股包括奇瑞控股出让31.4%的股份换取83亿元以及奇瑞股份出让18.
本报记者 夏治斌 张家振 上海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日前,“果链巨头”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精密”,002475.SZ)发布的一纸公告,将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和奇瑞新能源汽车等奇瑞系公司推向了大众的关注视野之中。公告显示,立讯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对二七区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及部分区域解封的通告(2022年59号)根据我市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变化,现就对二七区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及部分区域解封的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对二七区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1.对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调整部分区域风险等级及对管城回族区、二七区部分区域实行分类管理的通告(2022年19号)根据我市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调整部分区域风险等级及对
中共满城区委宣传部消息,网报保定市满城区秀兰文化小镇项目削山造地建别墅群问题后,保定市处置工作联合调查组经进一步调查核实,处置意见如下:秀兰文化小镇满城区境内健康养老、生态小木屋、文化园、游客接待中心、滑草场5个项目属于未经批准擅自进行建设
一.格力空调介绍格力空调是在空调领域非常知名品牌,而且格力空调也做了不少宣传广告,格力空调是号称掌握核心科技的公司,在某些领域格力空调做的还是不错的,不过格力空调整体价格相对偏高。二.美的空调介绍美的空调是美的集团旗下的产品,美的是世界50
近日,格力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在线上展开,作为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董明珠进行了投资者问答,在说明会上极力淡化“空调”的字眼,并且转而更多的提及了自家的其他品类的产品。在会中,董明珠主要提及三个问题,格力其他电器的发展问题、格力电器销售渠道变化